簡介
光學平臺追求水平,***先加工的時候整個臺面是極平的。之后臺面置放與四個聯通的氣囊上,以保證臺面水平。臺面上布滿成正方形排列的工程螺紋孔,用這些孔和相應的螺絲可以固定光學元件。這樣,當你完成光學設備的搭建,系統基本不會受外來擾動而產生變化。即使按動臺面,它也會因為氣囊而自動回復水平。
應用
光學平臺廣泛應用于光學、電子、精密機械制造、冶金、航天、航空、航海、精密化工和無損檢測等領域,以及其他機械行業的精密試驗儀器、設備振動隔離的關鍵裝置中。
主要構成
標準光學平臺基本組件包括:1、頂板;2、底板;3、側面精加工貼臉;4、側板;5、蜂窩芯;6、密封杯等。
鋼的構造
優質平臺和面包板應具有全鋼結構,包括厚5毫米的頂板和底板,以及厚0.25毫米的精密加工的焊接鋼制蜂窩芯。蜂窩芯通過精確的壓膜工具制成,通過焊接平墊片保證其幾何間距。平臺和面包板中的蜂窩芯結構從頂板***直延伸到底板,中間無過渡層,從而構成更加堅固、熱穩定性更強的平臺產品。
熱穩定性
熱穩定性的關鍵之處在于各軸方向上都具有對稱、各向均勻的鋼制結構。鋼制部件在熱交換過程中的延伸性和收縮性是相似的,可以在溫度變化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平整度。鋼制的蜂窩芯結構從頂板延伸到底板,中間并無塑料或鋁質泄露管理結構,因此不會降低平臺整體的剛度或是引入更高的熱膨脹系數。我們采用鋼質側板,而不是木板,這樣就消除了由于濕度而引起的環境不穩定因素。
精密加工
自動化加工過程
自動化加工系統平臺和面包板的特殊之處是采用自動軌道機械啞光表面加工,比老舊的平臺產品更加平滑、平整。這些平臺經過改善的表面拋光處理后,表面平整度在1平方米(11平方英尺)內可達±0.1毫米(±0.004英寸),為安裝部件提供了接觸表面,不需要使用磨具對頂面進行打磨。
大半徑角
平臺和面包板設計還可以采用大半徑圓角,這樣能減少實驗室中的尖銳邊緣,提高安全性。
主要配件
支撐架
光學平臺包括剛性、無隔振支撐架,被動式隔振支撐架,主動式自動調平支撐架。
生產意義
當今科學界的科學實驗需要越來越精密的計算和測量,因此***個能與外界環境和干擾相對隔離的設備儀器對實驗的結果測量時非常重要的。能夠固定各種光學元件以及顯微鏡成像設備等的光學平臺也成為科研實驗中必備的產品。光學平臺*主要的***個目標是消除平臺上任意兩個以上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移。
折疊編輯本段測試方法
折疊阻尼
光學平臺或面包板*重要的特性為其共振頻率。共振頻率和振幅是負相關的,因此共振頻率應盡可能地增大,從而將振動強度*小化。平臺和面包板會在***個特定的頻率范圍內發生振動。為了改善性能,每種尺寸的平臺和面包板的阻尼效果都需要進行優化。
平臺阻尼需要進行各種測試,對其厚度/面積的比值進行優化。更大面積的平臺(邊長至少為10英尺或3米)具有厚度為12.2英寸(310毫米)的標準厚度,這樣可以提高穩定性。對于更小面積的平臺,厚度可以是8.3英寸(210毫米)或12.2英寸(310毫米),也可定制更大尺寸。